先說個人結論:二十五,二十一 毫無疑問絕對是部值得一看的優質戲劇,但可惜,它本來有機會成為我心目中的神作,卻在EP16壞了大事!別說服我,因為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,編劇最後的轉折,心悅就別談了,同時也沒辦法令我服氣,所以,9.9分扣了1.2分,8.7分不能再高了!(滿分10分,8.7分已是高分!) 以下是一個療傷的過程,文長慎入 XD
最後一集播出,我在晚了一天的深夜開看EP16,原本是因為捨不得太快看完,才一路杵著每集都看得緩慢,每週不急著上劇就點開,深怕太快看完又得苦等下一週的歡樂,會太過煎熬,沒想到完結篇遭受重擊,好半天說不出話來。
不得不承認,我是屬於被Eeding重傷害了的「俗人」中的一個,兩個月來累積的感動,蓄勢待發打算二刷來寫一篇讚頌心得文的動力,彷彿加足馬力的重機冷不防被抽走鑰匙,留下一臉愕然的騎士!希、辰的分離固然已提早兩集「特意」預示給觀眾有所準備,但分離的理由依然令我措手不及。
熱烈的青春化為滿滿的遺憾,嚴編無比堅持要呈現的「惆悵感」凌遲了我!我看劇的哭點向來高,全然沒預期二十五·二十一的結局會讓長年熱愛看劇,習慣在故事悲喜起伏中翻滾的我,一面拭著止不住的眼淚,一面又好笑這回又瘋癲了。
愛極二十五·二十一的我,陷入既捨不得扣分,卻又覺得這個收尾從任何角度出發,都無法釋懷的糾結裡。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我「應該」、「好像」、「可以」被結局說服,播畢後的半小時反芻消化整晚的淚眼婆娑,啊,那既不是感動,也不是感傷,我想,我是「氣」哭了!儘管,又氣又傷心,仍然捨不得判定:因為結局要大扣二十五·二十一的分數。
「它」有那麼多的好,在春睏犯懶發倦的時節,為我補充滿滿的腦內嗎啡,以至於我沒法因為EP16被編劇重傷害,全盤推翻這兩個月以來對導演、對演員、對如此優異的劇組,以及讓我理智線繃斷之前的嚴編劇的讚賞。我不捨得扣分,我沒想過在「衣袖」之後這麼快又出現一部讓我更加著魔的劇,「衣袖」是我去年從年頭看到年尾,才出現的心中年度排名第一的劇(任何劇),我為俊昊(的腹肌)著魔 (喂),但我卻為二十五·二十一全劇著迷。
雖曾忐忑結局不會是HE,但從沒想過尾聲讓我想抒發的心情是責難。對著鍵盤劈里啪啦發洩著對結局的不滿,卻發現自己越打越怒,心緒翻湧無法平息。最後我想,我得沉澱一下心情,誠心誠意的說說它的好,回過頭品味感動我的許多瞬間,然後才能夠慢慢稀釋結局腐蝕心情的強酸。在還沒看EP15、16前,我本打算綱舉目張、理性的細訴二十五·二十一的迷人處,但隔了數天,仍五味雜陳,只能邊想邊寫胡亂漫談了!

運動場上的熱血競技、學生社團樂隊、廣播音社、純粹的友誼、深刻的愛戀悸動,二十五·二十一羅織了所有我關於學生時代所有美好的嚮往,讓人既緬懷年少歲月裡曾經擁有過的部分,也彌補沒有擁有過的想望。我想我得分開來談,先說說EP1-13:
一、演員魅力無可擋
第一時間跟無數觀眾一樣,我完全被金泰梨英氣勃發的少女擊劍士迷倒了!身為是熱愛小鮮肉的大直女,開場幾集眼睛卻根本離不開「少女羅希度」,31歲的少女,金泰梨真是強大,樂觀直進,還有點無厘頭的「希度」完全是我心目中女生的「理想型」!我沒看過金泰梨任何作品,南柱赫卻是從舉重妖精、學校2015起,就相當喜愛的一位小鮮肉演員哪!但我陷入了金泰梨的魔力裡,不論是校服裙子裡搭著長褲的希度、賽場上嘶吼吶喊的希度、穿著千禧年最時尚喇叭牛仔褲的希度,我都很愛。

二、職人精神以及令人血液沸騰的擊劍運動
不少韓劇總能精巧又專業的把某一種特定的行業、行業裡的職人精神完美融入劇情裡,譬如「金牌救援」對職業球團深刻的瞭解、編劇的上一部作品「請輸入檢索詞」的入口網站、「羅曼史別冊附錄」的出版業等!開場我便著迷於擊劍的優雅與激烈,只要希度、宥琳舉劍向著觀眾三次行禮,裁判說著法語:「en garde prêt Allez touché」我便會覺得年輕時經常混跡球場內外野的球迷運動魂再度熊熊燃起!
而擊劍運動也與五人幫正面對決的生活態度緊緊相扣 (除卻EP16「放棄」了全劇精神的希度外!) 運動員對運動競技的熱愛、一心想重新凝聚家人的易辰、不論怎麼挨罵,也堅持走自己路的智雄,或是堅持信念的昇婉,「青春」在五個人身上示現的便是跌倒了無數次,也能擦乾眼淚,拍拍身上的灰塵再起的灑脫!只要身後有妳(你),身後有彼此的應援,再困難也能堅持下去,不論結果是「求得」或「求不得」,只管用盡全力,不留遺憾。在未知前路勇敢摸索,因為青春,所以贏得漂亮,也輸得起。萬難不懼,便是「青春」。
我也略敘一下易辰的記者工作,第一次讓我對「記者」工作突破戲劇中一貫奔波著、辛苦的尋求正義、追求真相的既定印象,是2015「皮諾丘」,當時我想,啊,原來記者有能力顛倒黑白是非到令人家破人亡的程度,朴惠蓮大編對記者惡質程度的刻劃超越了我的想像!相隔六年多,這是第二次在戲劇中對記者工作「更新」認識,權度恩編劇透過易辰的心情跌宕讓我感嘆:「啊,身為記者原來會有這樣進退維谷的難受時刻,職責所在身不由己,無法面對朋友。」一路讚爆二十五·二十一,今年度排名前三,甚至第一名的劇,大概非它莫屬了,看完前四集之後,我這麼深信不疑著。

三、不落俗套的轉折
譬如熱血沸騰的金牌戰之後,劇情未如預期的「痛快勵志」,希度反陷入裁判不公的輿論壓力裡,到處都無法宣洩的委屈,連易辰也無法撫平的憤怒,在小吃店裡已歷練過人生的阿杯們幾句簡單溫暖的安慰,我也陪著強撐情緒的希度潰堤,淚水一秒直下,當下肯定它超越了同類型劇「請回答1988」在我心中天花板的高度。
希度、宥琳陪著隊友學妹睿知一路挺進八強賽,順理成章的以為鋪陳教練的堅持,是為了讓睿知突破瓶頸,找回擊劍的熱情,未料辛苦的過關斬將歡欣收成的戰果,是要睿知印證放棄的決心。對運動員而言,放棄多年來唯一「會做」的事情,需要的勇氣並不下於堅持,教練不幫睿知做決定,只是讓她更確定自己的決心!希度奮戰不懈的精神誠然耀眼,但編劇卻還又告訴人們「放棄」或是「放下」也是另一種勇敢!人生道路的選擇,不會只有一條路可走,只要無悔,那便好!
昇琬為了好友智雄遭遇師長的暴力體罰、階級欺壓,做出自退的選擇,也令我拍案驚奇!據說韓網有些評論覺得配角支線佔用了主線時間,我不以為然,正是這些出色生動的旁線人物,令這部劇更加有血有肉。昇琬的自退,令此一角色的形象變得立體高光。五人幫裡除卻男女主角,宥琳有世界冠軍的光環、思考跳脫的七班小可愛智雄:「因為我的行為很可愛。」此言一出,就已經圈粉無數,崔顯就真的是帥氣的少年版張基龍。

昇琬此前的形象較為模糊,雖然具有多重身份,如全校第一、易辰房東的女兒、易辰高中廣播社的學妹、智雄的好友,地下廣播電台DJ,但直到她瀟灑告別校園時,昇琬形象瞬間強大鮮明了起來,總是把生活無趣掛在嘴邊的昇琬,做出了出人意表的抉擇,這個角色一點也不無趣!昇琬的性格想像中應該會是個正義的檢察官或是律師,沒想到成人後的她被設定的職業是成為綜藝節目PD,大概原本是想為「無趣」的生活找樂趣吧,我想。(笑)
再有,宥琳的轉籍事件,如果不是片尾預告先釋放出來破梗,又是一超乎想像的轉折。這是另一個非凡的五人幫,每個角色都必須要顯現它的不可取代性,才是五人幫!而精采的情節,加上演員們出色的演技,幫襯出人物立體飽滿的形象。

四、人物鮮明、人物線豐富
主要人物形象飽滿外,五人之間的人物關係佈線之豐富,更是叫我折服,除卻主CP希度、易辰、副CP宥琳、智雄,還有希度與宥琳是偶像、是假想敵、對手、未曾過面的網友、及親密戰友的複雜關係,易辰家曾是宥琳擊劍之路的贊助企業,易辰是昇琬高中播音社前輩、智雄熱音社前輩,還有昇琬跟智雄自國小到高中的堅強友誼。
除五人外的綠葉,也有可看之處,譬如易辰的記者前輩,希度、宥琳看似粗豪,卻溫暖的教練,我很喜歡他們。希度的母親、還有易辰、易玄兄弟間著墨不多,但每次互動都有意思。編劇善用人物之間的層層關係羅織完成了整個故事,關於五人之間友情、愛情、親情的大小事,如此扣人心弦。

五、熱血勵志的青春內核安置了嚴肅的校園議題
看過某微博評論編劇過於貪心,刻劃青春故事,畫蛇添足硬塞進剛硬的社會議題,我不以為然。反而認為權編貪心得恰到好處,無論是對韓國體罰蔚為風氣藉事撻伐,或是體育生受教權問題的探討,對人物立體化以及故事豐富性的幫助只是一部分,韓國民法至今仍允許學校進行一定程度的體罰,由於國情受中華文化儒教的影響遠比中國本身、以及台灣來得深,階級尊卑的觀念根深蒂固,韓國的戲劇題材中,經常涉及各種階級霸凌。
20年前體罰風氣應當更盛,教師與學生不對等的階級關係,像劇中訓導主任那樣濫用體罰的師長勢必存在,體罰應該是同年代韓國人成長的共同回憶,看劇的時候會感同身受,也許有人會笑著想像一下:假如,當時有一個像昇琬那樣的「英雄」同學存在便好了。總之,這些嚴肅的議題恰到好處的融入戲劇情節裡,毫不突兀,增加情節的精采度之外,同時提升了二十五·二十一的高度與厚度!不僅熱血、勵志,還有編劇想要承擔一些對社會議題的看法。

智雄想到好友為了他自退傷心到不行!
六、別出心裁的情節幽默感
譬如五人在海邊度假野炊的片段,不論是不會生火的智雄,還是把五人份白飯煮成十五人份,太梁高中這些讓易辰崩潰不已的耍寶後輩,都讓我大笑不止,日間工作的疲倦,往往就在大笑中消失了!
「七班小可愛」智雄渾然天成的喜感難細數!自信滿滿要載朋友兜風,最後完全沒辦法倒車入庫的智雄,希度突發奇想的解決之道,居然是把路過的學弟們通通喊過來「用抬的」幫停車,讓人噴飯笑到不行,這麼蠢的事,希度下的神結語卻是:「幸好白易辰沒接電話,他要是來了,就會很無聊的直接把車停好!」
還有不小心撕破「浪漫滿屋」書頁,突發奇想自己畫漫畫的希度。看著亮眼實際是部天頂蓋不起來故障車,希、辰開著高級敞篷車一路淋雨,畫面好笑又讓人開心得不得了!
七、優美的視覺畫面呈現:
而劇組對畫面美感與意境的掌握,功力亦是一流!易辰倒轉水龍頭,在四濺的水珠縫隙間展露希、辰兩人的歡顏,而我特別喜歡他們五個人聚在一起時刻的鏡頭。譬如五個人去海邊那天,身上穿著千禧年「最趴」的裝扮,太梁四少身上五顏六色的搭配真乃一絕!有夠歡樂!
五個人坐在沙灘畫面從幾個人在沙灘上玩仙女棒,鏡頭拉高到空拍機俯視下,諾大的海邊僅剩下豆子般小的五個人,這片海灘、這個夏天是真正完完全全屬於他們五個人!五個要好的朋友並肩望著大海,多麼美好的時分,對每個在場的人說,都是永生難忘的記憶! (所以,哪來的阿珠媽,敢偽裝成白希度,海邊的事情不記得怎麼可能啊?!喂,大嬸,你跑錯棚講錯臺詞了,閃一邊去好嗎?)
智雄在樂團表演後,五個人在學校頂樓看煙火,煙花綻放時分,映射在五人臉龐的光影,美術人員很細心的做出了顏色變化,鏡頭拉高俯拍五人的畫面,,五人身上白色的校服與周遭環境形成明暗對比,美術人員變換了好幾次色彩,但都是運用單色濾鏡,單色照會有一種記憶的獨特味道,彷彿將這最快樂的時光,永恆的定格下來。




上述這些,都還不足以說明我對此劇的熱愛!EP1-13每看一集,我的評價就又更升了一級,已加到近乎滿分十分了!直到EP14開場時,發現他們竟斷了七年的聯絡,我的心緊了一下,結尾易辰恭喜希度結婚時,我承認我的心情跌落了谷底,但還不至無法接受。
畢竟我老實檢討,再回頭重想一遍,明白權編起始就打定主意,最後要上一堂「惆悵」的離別學習成長課程,我太希望易辰、希度幸福,所以刻意忽略了希度有女姓「金」的事實,我像許多網友,有時會開始設想希度女兒姓「金」的可能性,因為中年希度說:「有嗎?我們有一起去過海邊嗎?」所以我開始朝失憶意外的方向設想,儘管覺得搞失憶這套似乎太芭樂了些!
但看完令我陷入25-21 PTSD的完結篇,我必須要說,權編企圖要上的這堂別離課,苦心營造的惆悵感並不成功!我遺憾,當投入角色的演員本身都曾分別表達結局會不會太過感傷,甚至提出更動結局的想法時,編劇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對結局的執著,可能說服不了觀眾。優秀的演員對劇本勢必會有一定的敏銳度,而當作品形成呈現到觀眾眼前之後,觀眾便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,觀眾對戲劇的共感度,雖然不是評價一部戲劇的唯一指標,卻是十分要緊的指標!
我承認自己看劇的確比較偏愛HE,特別是寫實類型的戲劇,過程盡管艱辛,結局務必幸福,是我偏好的取向,卻也並不是全然不能接受SE ,我覺得這已不能簡單用不好的結局來說明,這是一個純粹為悲傷而悲傷的結局。偶而,我甚至也會出現認同BE優於HE的堅持,譬如當年中視硬將陸劇「瑯琊榜」的彩蛋當成結局剪成歡樂團圓版,意圖去討好觀眾,便是典型自作聰明的失敗決策。又譬如「衣袖紅鑲邊」的尾聲雖令人悵惘,但它的結局配合正史與故事理路「缺憾」
是必然,但「衣袖」的編劇反而在這勢必存在的哀愁中,想法設法的為劇迷的心做出最高明的撫慰。
我想說的是,如果權度恩編劇下定決心要上一堂「別離」的課,那麼依照此前五人幫一往無前、彼此應援的行事風格,並具備著適時幫彼此補血的特異功能,且看,直到EP15希度、易辰都還能有著一秒轉換對方心情的能力,不是嗎?起碼這摧毀主CP關係的理由,要能夠說服我,說服這令觀眾捶心肝、希、辰關係的瞬間瓦解,有著避無可避的無奈!但Eending的鋪陳還真無法說服我!像希度這樣一場電影看不成,連買兩場票秒解難題的元氣少女,既慧黠又開朗,會如此輕率的草草了結一段相知相惜,度過無數困難時間的深刻感情!
真別告訴我,他們分別已有數月,那是已有種通訊器材叫「手機」的年代,連絡人並不那麼困難,多按兩次號碼,肯定能說得上話,再消沉也把希度的照片擺在案頭的易辰,就算低落到說不出什麼「有營養」的話,也一定渴望聽見希度的聲音。更不消說在隧道口,易辰如此用力的訴說著自己因採訪大型災難而陷入情緒低潮的傷痛,希度的回應真太不「希度」了!誠然編劇讓易辰處理外派事情的方式拙劣了,但小事就能開懷,難過也能快速轉念,並幫助她所愛的朋友、愛人困境中轉念,不正是希度這角色劇頭到劇末最大的魅力嗎?
希度對易辰想要重新凝聚家人的渴望,經歷的絕望與付出的努力太清楚,對於他拚盡全力追求夢想的支持,不會是錯過一次跨年倒數,分隔期間幾回言不及義的聊天,就是什麼罪無可赦!活得如此陽光燦爛的希度,在象徵每回領著易辰走出生活低潮的隨道口,對著終於生出力氣,把無法言說的痛苦宣洩而出的易辰質疑:「你真的愛過我嗎?」(好俗氣的羅希度!還我脫俗不凡的希度啦!)然後,頭也不回地留下當時尚未完全走出PTSD的易辰,入戲太深的我,當下看得啞口無言。
希度怒斥:「不是說喜歡我的魯莽嗎?」但,希度的魯莽可不是這種魯莽,質疑這份分分鐘念她、助她,既要維持記者「不可近不可遠」的原則,又害怕宥琳事件重演,不惜轉換工作部門的真心守護,這不是魯莽,要不是無情,就是蠢鈍了。這個一路可愛帥真得不得了,讓我著迷不已的女生,EP16失去本色!
在激烈的爭執過程,易辰仍在騎士從兩人身旁擦身而過時,不忘順手保護希度!可是我卻已經不大確定編劇在劇尾描畫的希度還是原本的希度了!易辰對她的存在價值竟然貶值到只剩下「保護選手」而已!
EP15的尾聲還結束在這樣的互信互諒裡,轉瞬間竟然就變了調,我甚哀!
易辰:「希度,如果不幸的盡頭有妳在等待著,那麼我便會覺得這些不幸都是合理的。」
希度:「我剛剛很想叫住你卻沒能叫出口,因為你在工作,而我支持你的工作,所以我沒辦法走近你。」!
易辰:「跟未來我們要共度的日子比起來,600天太短暫了,謝謝妳,也對不起妳,我愛妳!」
除了與母親的心結外,希度的人設一直是最能夠設身處地為週邊人著想。遑論,此時的希度,與母親的關係已大不同。EP11希度母親悲傷的問道:「你真的還停留在13歲嗎?等你長大之後,我想全部告訴妳,我其實,很想念妳的父親!」希度母親將椅子送修,是希度懵懂了解母親深藏著心事的開端,從不曾顯露心事的母親在父親墓前流下痛苦的淚水,傾洩出對丈夫無限的思念,是希度與母親和解的完成。
那麼,已與母親和解的希度,對記者工作更為深刻認識的希度,瞭解易辰越是難過,越會想將自己藏起來的希度,竟然,比什麼都不懂的時期,更加無法體貼對方,怎麼想都不合情理!加上,運動員本身的工作,也需要移地訓練,對於工作不得不然的奔波性,有相當的了解程度!理應比其他一般穩定職業更加能夠包容記者工作的難處。
希度:「宥琳說我們的工作是擊劍,你的工作是採訪,我們就認可接受現實吧!」「辛苦的時候,一起分擔,會比一個人孤單要好上百倍。」即便深陷低潮,「分手」的念頭片刻不曾出現在易辰腦海,EP16的希度卻說:「我們只有在順遂的時候才相愛,有困難就是彼此的負擔!」根本也不符合兩人前面一路相知相惜的狀況。
面對易辰解釋著因為不願意將負面情緒加諸於對方,所以選擇自己辛苦的消化。希度一面說著:「我們是對彼此是重要的人啊!」做出來的選擇、說出來的話卻令對方陷入更深的痛苦,EP16畫風轉換太快,從熱血勵志、包容互諒一變為人心的善變狡詐,變幻得令人措手不及!這樣的劇情讓我當晚簡直跟白易辰一起陷入PTSD!脾氣說來就來,去得也快,善解樂觀的希度消失了!親愛的編劇大人,友情、愛情從來不需要「練習」,易辰面對痛苦的方式要去改變慣性,才需要「練習」,Ep16的羅希度斷然沒收易辰練習的機會。
再有,易辰行事風格與希度母親是不同的,希度母親與教練之間多年的心結,是因為希度母親從不解釋,但易辰基於記者的本份,意外得知宥琳轉籍的新聞,他的採訪事先已得到宥琳充分的理解,他甚至懇求宥琳說出轉籍的理由:「我有自信讓人們理解妳的苦衷。」是宥琳萬千囑託易辰什麼都不要說,以保護她的父母不受傷害。所以教練對希度母親有怨,宥琳卻釋然:「如果你向我道歉,我反而會覺得失望,我不會對擊劍比賽中輸給我的對手道歉。」「幸好最早知道的人是妳,我最討厭記者們明明對我一無所知,卻高談闊論我的事。」因此如果說,希度是為了避免再遭遇一次與母親同樣的尖銳碰撞,我覺得那也是不合理的。希度向來不明白母親在想什麼,但她知曉關於易辰的一切。
也有朋友幽幽緩頰希度年齡設定在21歲,太年輕衝動,處事還無法成熟吧!啊,正因為是21歲,我才覺得更說不過去!21歲,這距離「婚姻」可還算遠的年紀,無論是友情或愛情都更貼近本質,但問這份愛情或友情在心中的重量,鮮有太多現實的考量!而分手,至少要有一方不愛了,分手的事實才會發生。不愛了,分開很容易,深深相愛的兩個人,為什麼會想分開呢?硬拆CP,然後兩人痛苦無比的各搞自虐,順便把觀眾們狠虐一把,為虐而虐的編派劇情,到底哪裡做對了?
人家隔壁「相親」棚同樣韓國、美國分離一年多就可以,身無長物、單親的智雄,跟遠在俄羅斯的宥琳遠距離戀愛,有比希、度容易嗎?可是小可愛智雄一秒就讓宥琳卸下心中所有的擔心!最後櫻花樹下的「對話」根本一點就不浪漫好嗎?羅希度叫白易辰有病要去看心理醫生到底是浪漫什麼鬼啦!
中年白希度的結語,矯情的讓人為之氣結:
「我曾經一度以為擁有了友情與愛情,其實只是錯覺。」
「驀然回首才發現一切都是練習的日子。」
親愛的編劇大人,妳憑什麼莽撞的幫觀眾下這種結論啊!
妳看似「詩意」的結語,不是詩意,那才是所謂「魯莽」!
經過試煉的愛和友情怎麼會是錯覺跟練習呢?「相處」才需要練習!我對彷彿在最後一集失憶的編劇感到不可思議。
除了被始料未及的分離重捶心臟,中年希度看似平和卻毫無溫度的結語,令我腦袋一度呈現空白狀態,一時之間遺忘了前面的劇情。想起劇情中段,中年希度笑笑對女兒說道:「有嗎?我們有一起去過海邊嗎?我不記得了!」當下我便在意起這句台詞,為女兒姓金自圓其說找理由,更理直氣壯的想:「希度有段記憶空白,他們幾個肯定後來發生了什麼難以抗拒的外力。」各種天馬行空的理由都想過,渾然沒納入的一個可能性,就是希度就真的就只是毫無緣由的「忘了」!喂,拜託,我連小學沒帶手帕衛生紙被老師罰站在講台丟臉的感受,過了三十多年都記得一清二楚。誰會忘記花樣年華與最好的朋友們、砰然心動的初戀、一場得之不易,有海洋、天空、煙花、笑聲,動了情思,以美好始也以美好終,屬於他們五人獨一無二的「休業旅行」?
這不該是那些經歷過的、幸運的人們,一生難忘的情懷嗎?記憶會隨著時光而褪色成老照片,但記憶之所以稱為記憶,不正因為它被深藏於心珍而重之。什麼都忘了的中年「希度」摧毀了一往無前,面對友情、面對愛情、面對夢想,永遠跌倒再奮起的十九歲希度!
看完當晚,我氣噗噗的決定一睡解千愁,半夜醒來發現自己仍然意難平,翻了個身再睡,醒來睜眼仍然是滿腔的憋屈與窩火!這一集退散腦內嗎啡的狠毒,也算是一種功力。
我很喜歡「請回答1988」,認同網友普遍覺得中年德善和阿澤令人出戲,關於五人幫父母的生活場景描繪得也稍嫌多了些。但這位阿珠媽,中年白希度完全專門來亂的吧?跑錯棚了吧!我們這棚是充滿歡笑、熱烈、美好的熱血棚,中年白希度已經不只讓人出戲,甚至令人厭棄。編劇只是為分離而刻意製造分離,我完全感受不出任何的必要性、必然性。更不消說,編劇能指出這場終極分離為男女主角的人生,有帶來任何一點成長性嗎?
青春當然終將落幕,但不該悲傷得如此無邏輯。
我的怨言,也差不多告一段落,總得洩個憤撫內傷吧!
最後,若要問這部戲怎樣才能完美?抽掉跟主線根本可以完全切割的中年希度跟國中生女兒,在易辰蹲下來幫希度綁鞋帶之後,再來幾句神台詞,這部戲就是「十分」,完美了!你說,還有比這更容易的答案嗎?
智雄、宥琳如此幸福,連昇琬都得了白易玄(姜勛)這麼個可愛的小禮物。
(易辰:大人,小生不服,為何獨待我如此涼薄啊…好吧,是我不服!)
最後,我以最近看見友人抒發心情的幾句話作結:「難過的不是結局不夠好,
而是真誠沒有被善待...」
編劇沒有善待易辰,也沒有善待我們這些掏心挖肺,陪著五人幫又哭又笑的觀眾,看完結局當晚,我的心情寫照就這五字:「真心換絕情」啦!
幸好,幸好,我本以為自己對「二十五·二十一」的好感再回不來了
卻原來,這將近兩週以來,完成宣洩文的過程中,再回頭去看前面,五人幫依舊能令我忍不住嘴角掛著笑意。
我想我的2521 PTSD總會淡去的。
10分改給8.7分,不能再高了!
縱然對結局大大不滿,冷靜過後,依然感謝本劇曾給予的無限歡樂。
若再次問我:「二十五·二十一是部好戲嗎?」
我依然會毫不猶豫的回答:「好。」
然後惋惜地加一句:「收尾心裡有些過不去罷了!」
以上。
不得不承認,我是屬於被Eeding重傷害了的「俗人」中的一個,兩個月來累積的感動,蓄勢待發打算二刷來寫一篇讚頌心得文的動力,彷彿加足馬力的重機冷不防被抽走鑰匙,留下一臉愕然的騎士!希、辰的分離固然已提早兩集「特意」預示給觀眾有所準備,但分離的理由依然令我措手不及。
熱烈的青春化為滿滿的遺憾,嚴編無比堅持要呈現的「惆悵感」凌遲了我!我看劇的哭點向來高,全然沒預期二十五·二十一的結局會讓長年熱愛看劇,習慣在故事悲喜起伏中翻滾的我,一面拭著止不住的眼淚,一面又好笑這回又瘋癲了。
愛極二十五·二十一的我,陷入既捨不得扣分,卻又覺得這個收尾從任何角度出發,都無法釋懷的糾結裡。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我「應該」、「好像」、「可以」被結局說服,播畢後的半小時反芻消化整晚的淚眼婆娑,啊,那既不是感動,也不是感傷,我想,我是「氣」哭了!儘管,又氣又傷心,仍然捨不得判定:因為結局要大扣二十五·二十一的分數。
「它」有那麼多的好,在春睏犯懶發倦的時節,為我補充滿滿的腦內嗎啡,以至於我沒法因為EP16被編劇重傷害,全盤推翻這兩個月以來對導演、對演員、對如此優異的劇組,以及讓我理智線繃斷之前的嚴編劇的讚賞。我不捨得扣分,我沒想過在「衣袖」之後這麼快又出現一部讓我更加著魔的劇,「衣袖」是我去年從年頭看到年尾,才出現的心中年度排名第一的劇(任何劇),我為俊昊(的腹肌)著魔 (喂),但我卻為二十五·二十一全劇著迷。
雖曾忐忑結局不會是HE,但從沒想過尾聲讓我想抒發的心情是責難。對著鍵盤劈里啪啦發洩著對結局的不滿,卻發現自己越打越怒,心緒翻湧無法平息。最後我想,我得沉澱一下心情,誠心誠意的說說它的好,回過頭品味感動我的許多瞬間,然後才能夠慢慢稀釋結局腐蝕心情的強酸。在還沒看EP15、16前,我本打算綱舉目張、理性的細訴二十五·二十一的迷人處,但隔了數天,仍五味雜陳,只能邊想邊寫胡亂漫談了!

運動場上的熱血競技、學生社團樂隊、廣播音社、純粹的友誼、深刻的愛戀悸動,二十五·二十一羅織了所有我關於學生時代所有美好的嚮往,讓人既緬懷年少歲月裡曾經擁有過的部分,也彌補沒有擁有過的想望。我想我得分開來談,先說說EP1-13:
一、演員魅力無可擋
第一時間跟無數觀眾一樣,我完全被金泰梨英氣勃發的少女擊劍士迷倒了!身為是熱愛小鮮肉的大直女,開場幾集眼睛卻根本離不開「少女羅希度」,31歲的少女,金泰梨真是強大,樂觀直進,還有點無厘頭的「希度」完全是我心目中女生的「理想型」!我沒看過金泰梨任何作品,南柱赫卻是從舉重妖精、學校2015起,就相當喜愛的一位小鮮肉演員哪!但我陷入了金泰梨的魔力裡,不論是校服裙子裡搭著長褲的希度、賽場上嘶吼吶喊的希度、穿著千禧年最時尚喇叭牛仔褲的希度,我都很愛。

二、職人精神以及令人血液沸騰的擊劍運動
不少韓劇總能精巧又專業的把某一種特定的行業、行業裡的職人精神完美融入劇情裡,譬如「金牌救援」對職業球團深刻的瞭解、編劇的上一部作品「請輸入檢索詞」的入口網站、「羅曼史別冊附錄」的出版業等!開場我便著迷於擊劍的優雅與激烈,只要希度、宥琳舉劍向著觀眾三次行禮,裁判說著法語:「en garde prêt Allez touché」我便會覺得年輕時經常混跡球場內外野的球迷運動魂再度熊熊燃起!
而擊劍運動也與五人幫正面對決的生活態度緊緊相扣 (除卻EP16「放棄」了全劇精神的希度外!) 運動員對運動競技的熱愛、一心想重新凝聚家人的易辰、不論怎麼挨罵,也堅持走自己路的智雄,或是堅持信念的昇婉,「青春」在五個人身上示現的便是跌倒了無數次,也能擦乾眼淚,拍拍身上的灰塵再起的灑脫!只要身後有妳(你),身後有彼此的應援,再困難也能堅持下去,不論結果是「求得」或「求不得」,只管用盡全力,不留遺憾。在未知前路勇敢摸索,因為青春,所以贏得漂亮,也輸得起。萬難不懼,便是「青春」。
我也略敘一下易辰的記者工作,第一次讓我對「記者」工作突破戲劇中一貫奔波著、辛苦的尋求正義、追求真相的既定印象,是2015「皮諾丘」,當時我想,啊,原來記者有能力顛倒黑白是非到令人家破人亡的程度,朴惠蓮大編對記者惡質程度的刻劃超越了我的想像!相隔六年多,這是第二次在戲劇中對記者工作「更新」認識,權度恩編劇透過易辰的心情跌宕讓我感嘆:「啊,身為記者原來會有這樣進退維谷的難受時刻,職責所在身不由己,無法面對朋友。」一路讚爆二十五·二十一,今年度排名前三,甚至第一名的劇,大概非它莫屬了,看完前四集之後,我這麼深信不疑著。

三、不落俗套的轉折
譬如熱血沸騰的金牌戰之後,劇情未如預期的「痛快勵志」,希度反陷入裁判不公的輿論壓力裡,到處都無法宣洩的委屈,連易辰也無法撫平的憤怒,在小吃店裡已歷練過人生的阿杯們幾句簡單溫暖的安慰,我也陪著強撐情緒的希度潰堤,淚水一秒直下,當下肯定它超越了同類型劇「請回答1988」在我心中天花板的高度。
希度、宥琳陪著隊友學妹睿知一路挺進八強賽,順理成章的以為鋪陳教練的堅持,是為了讓睿知突破瓶頸,找回擊劍的熱情,未料辛苦的過關斬將歡欣收成的戰果,是要睿知印證放棄的決心。對運動員而言,放棄多年來唯一「會做」的事情,需要的勇氣並不下於堅持,教練不幫睿知做決定,只是讓她更確定自己的決心!希度奮戰不懈的精神誠然耀眼,但編劇卻還又告訴人們「放棄」或是「放下」也是另一種勇敢!人生道路的選擇,不會只有一條路可走,只要無悔,那便好!
昇琬為了好友智雄遭遇師長的暴力體罰、階級欺壓,做出自退的選擇,也令我拍案驚奇!據說韓網有些評論覺得配角支線佔用了主線時間,我不以為然,正是這些出色生動的旁線人物,令這部劇更加有血有肉。昇琬的自退,令此一角色的形象變得立體高光。五人幫裡除卻男女主角,宥琳有世界冠軍的光環、思考跳脫的七班小可愛智雄:「因為我的行為很可愛。」此言一出,就已經圈粉無數,崔顯就真的是帥氣的少年版張基龍。

昇琬此前的形象較為模糊,雖然具有多重身份,如全校第一、易辰房東的女兒、易辰高中廣播社的學妹、智雄的好友,地下廣播電台DJ,但直到她瀟灑告別校園時,昇琬形象瞬間強大鮮明了起來,總是把生活無趣掛在嘴邊的昇琬,做出了出人意表的抉擇,這個角色一點也不無趣!昇琬的性格想像中應該會是個正義的檢察官或是律師,沒想到成人後的她被設定的職業是成為綜藝節目PD,大概原本是想為「無趣」的生活找樂趣吧,我想。(笑)
再有,宥琳的轉籍事件,如果不是片尾預告先釋放出來破梗,又是一超乎想像的轉折。這是另一個非凡的五人幫,每個角色都必須要顯現它的不可取代性,才是五人幫!而精采的情節,加上演員們出色的演技,幫襯出人物立體飽滿的形象。

四、人物鮮明、人物線豐富
主要人物形象飽滿外,五人之間的人物關係佈線之豐富,更是叫我折服,除卻主CP希度、易辰、副CP宥琳、智雄,還有希度與宥琳是偶像、是假想敵、對手、未曾過面的網友、及親密戰友的複雜關係,易辰家曾是宥琳擊劍之路的贊助企業,易辰是昇琬高中播音社前輩、智雄熱音社前輩,還有昇琬跟智雄自國小到高中的堅強友誼。
除五人外的綠葉,也有可看之處,譬如易辰的記者前輩,希度、宥琳看似粗豪,卻溫暖的教練,我很喜歡他們。希度的母親、還有易辰、易玄兄弟間著墨不多,但每次互動都有意思。編劇善用人物之間的層層關係羅織完成了整個故事,關於五人之間友情、愛情、親情的大小事,如此扣人心弦。

五、熱血勵志的青春內核安置了嚴肅的校園議題
看過某微博評論編劇過於貪心,刻劃青春故事,畫蛇添足硬塞進剛硬的社會議題,我不以為然。反而認為權編貪心得恰到好處,無論是對韓國體罰蔚為風氣藉事撻伐,或是體育生受教權問題的探討,對人物立體化以及故事豐富性的幫助只是一部分,韓國民法至今仍允許學校進行一定程度的體罰,由於國情受中華文化儒教的影響遠比中國本身、以及台灣來得深,階級尊卑的觀念根深蒂固,韓國的戲劇題材中,經常涉及各種階級霸凌。
20年前體罰風氣應當更盛,教師與學生不對等的階級關係,像劇中訓導主任那樣濫用體罰的師長勢必存在,體罰應該是同年代韓國人成長的共同回憶,看劇的時候會感同身受,也許有人會笑著想像一下:假如,當時有一個像昇琬那樣的「英雄」同學存在便好了。總之,這些嚴肅的議題恰到好處的融入戲劇情節裡,毫不突兀,增加情節的精采度之外,同時提升了二十五·二十一的高度與厚度!不僅熱血、勵志,還有編劇想要承擔一些對社會議題的看法。

智雄想到好友為了他自退傷心到不行!
六、別出心裁的情節幽默感
譬如五人在海邊度假野炊的片段,不論是不會生火的智雄,還是把五人份白飯煮成十五人份,太梁高中這些讓易辰崩潰不已的耍寶後輩,都讓我大笑不止,日間工作的疲倦,往往就在大笑中消失了!
「七班小可愛」智雄渾然天成的喜感難細數!自信滿滿要載朋友兜風,最後完全沒辦法倒車入庫的智雄,希度突發奇想的解決之道,居然是把路過的學弟們通通喊過來「用抬的」幫停車,讓人噴飯笑到不行,這麼蠢的事,希度下的神結語卻是:「幸好白易辰沒接電話,他要是來了,就會很無聊的直接把車停好!」
還有不小心撕破「浪漫滿屋」書頁,突發奇想自己畫漫畫的希度。看著亮眼實際是部天頂蓋不起來故障車,希、辰開著高級敞篷車一路淋雨,畫面好笑又讓人開心得不得了!
七、優美的視覺畫面呈現:
而劇組對畫面美感與意境的掌握,功力亦是一流!易辰倒轉水龍頭,在四濺的水珠縫隙間展露希、辰兩人的歡顏,而我特別喜歡他們五個人聚在一起時刻的鏡頭。譬如五個人去海邊那天,身上穿著千禧年「最趴」的裝扮,太梁四少身上五顏六色的搭配真乃一絕!有夠歡樂!
五個人坐在沙灘畫面從幾個人在沙灘上玩仙女棒,鏡頭拉高到空拍機俯視下,諾大的海邊僅剩下豆子般小的五個人,這片海灘、這個夏天是真正完完全全屬於他們五個人!五個要好的朋友並肩望著大海,多麼美好的時分,對每個在場的人說,都是永生難忘的記憶! (所以,哪來的阿珠媽,敢偽裝成白希度,海邊的事情不記得怎麼可能啊?!喂,大嬸,你跑錯棚講錯臺詞了,閃一邊去好嗎?)
智雄在樂團表演後,五個人在學校頂樓看煙火,煙花綻放時分,映射在五人臉龐的光影,美術人員很細心的做出了顏色變化,鏡頭拉高俯拍五人的畫面,,五人身上白色的校服與周遭環境形成明暗對比,美術人員變換了好幾次色彩,但都是運用單色濾鏡,單色照會有一種記憶的獨特味道,彷彿將這最快樂的時光,永恆的定格下來。




上述這些,都還不足以說明我對此劇的熱愛!EP1-13每看一集,我的評價就又更升了一級,已加到近乎滿分十分了!直到EP14開場時,發現他們竟斷了七年的聯絡,我的心緊了一下,結尾易辰恭喜希度結婚時,我承認我的心情跌落了谷底,但還不至無法接受。
畢竟我老實檢討,再回頭重想一遍,明白權編起始就打定主意,最後要上一堂「惆悵」的離別學習成長課程,我太希望易辰、希度幸福,所以刻意忽略了希度有女姓「金」的事實,我像許多網友,有時會開始設想希度女兒姓「金」的可能性,因為中年希度說:「有嗎?我們有一起去過海邊嗎?」所以我開始朝失憶意外的方向設想,儘管覺得搞失憶這套似乎太芭樂了些!
但看完令我陷入25-21 PTSD的完結篇,我必須要說,權編企圖要上的這堂別離課,苦心營造的惆悵感並不成功!我遺憾,當投入角色的演員本身都曾分別表達結局會不會太過感傷,甚至提出更動結局的想法時,編劇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對結局的執著,可能說服不了觀眾。優秀的演員對劇本勢必會有一定的敏銳度,而當作品形成呈現到觀眾眼前之後,觀眾便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,觀眾對戲劇的共感度,雖然不是評價一部戲劇的唯一指標,卻是十分要緊的指標!
我承認自己看劇的確比較偏愛HE,特別是寫實類型的戲劇,過程盡管艱辛,結局務必幸福,是我偏好的取向,卻也並不是全然不能接受SE ,我覺得這已不能簡單用不好的結局來說明,這是一個純粹為悲傷而悲傷的結局。偶而,我甚至也會出現認同BE優於HE的堅持,譬如當年中視硬將陸劇「瑯琊榜」的彩蛋當成結局剪成歡樂團圓版,意圖去討好觀眾,便是典型自作聰明的失敗決策。又譬如「衣袖紅鑲邊」的尾聲雖令人悵惘,但它的結局配合正史與故事理路「缺憾」
是必然,但「衣袖」的編劇反而在這勢必存在的哀愁中,想法設法的為劇迷的心做出最高明的撫慰。
我想說的是,如果權度恩編劇下定決心要上一堂「別離」的課,那麼依照此前五人幫一往無前、彼此應援的行事風格,並具備著適時幫彼此補血的特異功能,且看,直到EP15希度、易辰都還能有著一秒轉換對方心情的能力,不是嗎?起碼這摧毀主CP關係的理由,要能夠說服我,說服這令觀眾捶心肝、希、辰關係的瞬間瓦解,有著避無可避的無奈!但Eending的鋪陳還真無法說服我!像希度這樣一場電影看不成,連買兩場票秒解難題的元氣少女,既慧黠又開朗,會如此輕率的草草了結一段相知相惜,度過無數困難時間的深刻感情!
真別告訴我,他們分別已有數月,那是已有種通訊器材叫「手機」的年代,連絡人並不那麼困難,多按兩次號碼,肯定能說得上話,再消沉也把希度的照片擺在案頭的易辰,就算低落到說不出什麼「有營養」的話,也一定渴望聽見希度的聲音。更不消說在隧道口,易辰如此用力的訴說著自己因採訪大型災難而陷入情緒低潮的傷痛,希度的回應真太不「希度」了!誠然編劇讓易辰處理外派事情的方式拙劣了,但小事就能開懷,難過也能快速轉念,並幫助她所愛的朋友、愛人困境中轉念,不正是希度這角色劇頭到劇末最大的魅力嗎?
希度對易辰想要重新凝聚家人的渴望,經歷的絕望與付出的努力太清楚,對於他拚盡全力追求夢想的支持,不會是錯過一次跨年倒數,分隔期間幾回言不及義的聊天,就是什麼罪無可赦!活得如此陽光燦爛的希度,在象徵每回領著易辰走出生活低潮的隨道口,對著終於生出力氣,把無法言說的痛苦宣洩而出的易辰質疑:「你真的愛過我嗎?」(好俗氣的羅希度!還我脫俗不凡的希度啦!)然後,頭也不回地留下當時尚未完全走出PTSD的易辰,入戲太深的我,當下看得啞口無言。
希度怒斥:「不是說喜歡我的魯莽嗎?」但,希度的魯莽可不是這種魯莽,質疑這份分分鐘念她、助她,既要維持記者「不可近不可遠」的原則,又害怕宥琳事件重演,不惜轉換工作部門的真心守護,這不是魯莽,要不是無情,就是蠢鈍了。這個一路可愛帥真得不得了,讓我著迷不已的女生,EP16失去本色!
在激烈的爭執過程,易辰仍在騎士從兩人身旁擦身而過時,不忘順手保護希度!可是我卻已經不大確定編劇在劇尾描畫的希度還是原本的希度了!易辰對她的存在價值竟然貶值到只剩下「保護選手」而已!
EP15的尾聲還結束在這樣的互信互諒裡,轉瞬間竟然就變了調,我甚哀!
易辰:「希度,如果不幸的盡頭有妳在等待著,那麼我便會覺得這些不幸都是合理的。」
希度:「我剛剛很想叫住你卻沒能叫出口,因為你在工作,而我支持你的工作,所以我沒辦法走近你。」!
易辰:「跟未來我們要共度的日子比起來,600天太短暫了,謝謝妳,也對不起妳,我愛妳!」
除了與母親的心結外,希度的人設一直是最能夠設身處地為週邊人著想。遑論,此時的希度,與母親的關係已大不同。EP11希度母親悲傷的問道:「你真的還停留在13歲嗎?等你長大之後,我想全部告訴妳,我其實,很想念妳的父親!」希度母親將椅子送修,是希度懵懂了解母親深藏著心事的開端,從不曾顯露心事的母親在父親墓前流下痛苦的淚水,傾洩出對丈夫無限的思念,是希度與母親和解的完成。
那麼,已與母親和解的希度,對記者工作更為深刻認識的希度,瞭解易辰越是難過,越會想將自己藏起來的希度,竟然,比什麼都不懂的時期,更加無法體貼對方,怎麼想都不合情理!加上,運動員本身的工作,也需要移地訓練,對於工作不得不然的奔波性,有相當的了解程度!理應比其他一般穩定職業更加能夠包容記者工作的難處。
希度:「宥琳說我們的工作是擊劍,你的工作是採訪,我們就認可接受現實吧!」「辛苦的時候,一起分擔,會比一個人孤單要好上百倍。」即便深陷低潮,「分手」的念頭片刻不曾出現在易辰腦海,EP16的希度卻說:「我們只有在順遂的時候才相愛,有困難就是彼此的負擔!」根本也不符合兩人前面一路相知相惜的狀況。
面對易辰解釋著因為不願意將負面情緒加諸於對方,所以選擇自己辛苦的消化。希度一面說著:「我們是對彼此是重要的人啊!」做出來的選擇、說出來的話卻令對方陷入更深的痛苦,EP16畫風轉換太快,從熱血勵志、包容互諒一變為人心的善變狡詐,變幻得令人措手不及!這樣的劇情讓我當晚簡直跟白易辰一起陷入PTSD!脾氣說來就來,去得也快,善解樂觀的希度消失了!親愛的編劇大人,友情、愛情從來不需要「練習」,易辰面對痛苦的方式要去改變慣性,才需要「練習」,Ep16的羅希度斷然沒收易辰練習的機會。
再有,易辰行事風格與希度母親是不同的,希度母親與教練之間多年的心結,是因為希度母親從不解釋,但易辰基於記者的本份,意外得知宥琳轉籍的新聞,他的採訪事先已得到宥琳充分的理解,他甚至懇求宥琳說出轉籍的理由:「我有自信讓人們理解妳的苦衷。」是宥琳萬千囑託易辰什麼都不要說,以保護她的父母不受傷害。所以教練對希度母親有怨,宥琳卻釋然:「如果你向我道歉,我反而會覺得失望,我不會對擊劍比賽中輸給我的對手道歉。」「幸好最早知道的人是妳,我最討厭記者們明明對我一無所知,卻高談闊論我的事。」因此如果說,希度是為了避免再遭遇一次與母親同樣的尖銳碰撞,我覺得那也是不合理的。希度向來不明白母親在想什麼,但她知曉關於易辰的一切。
也有朋友幽幽緩頰希度年齡設定在21歲,太年輕衝動,處事還無法成熟吧!啊,正因為是21歲,我才覺得更說不過去!21歲,這距離「婚姻」可還算遠的年紀,無論是友情或愛情都更貼近本質,但問這份愛情或友情在心中的重量,鮮有太多現實的考量!而分手,至少要有一方不愛了,分手的事實才會發生。不愛了,分開很容易,深深相愛的兩個人,為什麼會想分開呢?硬拆CP,然後兩人痛苦無比的各搞自虐,順便把觀眾們狠虐一把,為虐而虐的編派劇情,到底哪裡做對了?
人家隔壁「相親」棚同樣韓國、美國分離一年多就可以,身無長物、單親的智雄,跟遠在俄羅斯的宥琳遠距離戀愛,有比希、度容易嗎?可是小可愛智雄一秒就讓宥琳卸下心中所有的擔心!最後櫻花樹下的「對話」根本一點就不浪漫好嗎?羅希度叫白易辰有病要去看心理醫生到底是浪漫什麼鬼啦!
中年白希度的結語,矯情的讓人為之氣結:
「我曾經一度以為擁有了友情與愛情,其實只是錯覺。」
「驀然回首才發現一切都是練習的日子。」
親愛的編劇大人,妳憑什麼莽撞的幫觀眾下這種結論啊!
妳看似「詩意」的結語,不是詩意,那才是所謂「魯莽」!
經過試煉的愛和友情怎麼會是錯覺跟練習呢?「相處」才需要練習!我對彷彿在最後一集失憶的編劇感到不可思議。
除了被始料未及的分離重捶心臟,中年希度看似平和卻毫無溫度的結語,令我腦袋一度呈現空白狀態,一時之間遺忘了前面的劇情。想起劇情中段,中年希度笑笑對女兒說道:「有嗎?我們有一起去過海邊嗎?我不記得了!」當下我便在意起這句台詞,為女兒姓金自圓其說找理由,更理直氣壯的想:「希度有段記憶空白,他們幾個肯定後來發生了什麼難以抗拒的外力。」各種天馬行空的理由都想過,渾然沒納入的一個可能性,就是希度就真的就只是毫無緣由的「忘了」!喂,拜託,我連小學沒帶手帕衛生紙被老師罰站在講台丟臉的感受,過了三十多年都記得一清二楚。誰會忘記花樣年華與最好的朋友們、砰然心動的初戀、一場得之不易,有海洋、天空、煙花、笑聲,動了情思,以美好始也以美好終,屬於他們五人獨一無二的「休業旅行」?
這不該是那些經歷過的、幸運的人們,一生難忘的情懷嗎?記憶會隨著時光而褪色成老照片,但記憶之所以稱為記憶,不正因為它被深藏於心珍而重之。什麼都忘了的中年「希度」摧毀了一往無前,面對友情、面對愛情、面對夢想,永遠跌倒再奮起的十九歲希度!
看完當晚,我氣噗噗的決定一睡解千愁,半夜醒來發現自己仍然意難平,翻了個身再睡,醒來睜眼仍然是滿腔的憋屈與窩火!這一集退散腦內嗎啡的狠毒,也算是一種功力。
我很喜歡「請回答1988」,認同網友普遍覺得中年德善和阿澤令人出戲,關於五人幫父母的生活場景描繪得也稍嫌多了些。但這位阿珠媽,中年白希度完全專門來亂的吧?跑錯棚了吧!我們這棚是充滿歡笑、熱烈、美好的熱血棚,中年白希度已經不只讓人出戲,甚至令人厭棄。編劇只是為分離而刻意製造分離,我完全感受不出任何的必要性、必然性。更不消說,編劇能指出這場終極分離為男女主角的人生,有帶來任何一點成長性嗎?
青春當然終將落幕,但不該悲傷得如此無邏輯。
我的怨言,也差不多告一段落,總得洩個憤撫內傷吧!
最後,若要問這部戲怎樣才能完美?抽掉跟主線根本可以完全切割的中年希度跟國中生女兒,在易辰蹲下來幫希度綁鞋帶之後,再來幾句神台詞,這部戲就是「十分」,完美了!你說,還有比這更容易的答案嗎?
智雄、宥琳如此幸福,連昇琬都得了白易玄(姜勛)這麼個可愛的小禮物。
(易辰:大人,小生不服,為何獨待我如此涼薄啊…好吧,是我不服!)
最後,我以最近看見友人抒發心情的幾句話作結:「難過的不是結局不夠好,
而是真誠沒有被善待...」
編劇沒有善待易辰,也沒有善待我們這些掏心挖肺,陪著五人幫又哭又笑的觀眾,看完結局當晚,我的心情寫照就這五字:「真心換絕情」啦!
幸好,幸好,我本以為自己對「二十五·二十一」的好感再回不來了
卻原來,這將近兩週以來,完成宣洩文的過程中,再回頭去看前面,五人幫依舊能令我忍不住嘴角掛著笑意。
我想我的2521 PTSD總會淡去的。
10分改給8.7分,不能再高了!
縱然對結局大大不滿,冷靜過後,依然感謝本劇曾給予的無限歡樂。
若再次問我:「二十五·二十一是部好戲嗎?」
我依然會毫不猶豫的回答:「好。」
然後惋惜地加一句:「收尾心裡有些過不去罷了!」
以上。
有個人,踱腳又鼓掌,遠看似瘋了,近看像跳舞-真是辛苦妳了。入戲太深,看來,虛構的人情比股票大跌還令妳捶胸!身為三十年的老友,實在不忍叫你改名姓何,單名一個苦字,何苦!看完妳寫洋洋灑灑頌聖書兼討檄文,哈,我也是又踱腳又是鼓掌的。除了之前提到妳的興趣攝影提供了對戲劇少見的視覺觀點,你提到的觀察,許多我都後知後覺,有「哦,對噢!」「咦,是吔!」的白痴心境,像這段:
回覆刪除對運動員而言,放棄多年來唯一「會做」的事情,需要的勇氣並不下於堅持,教練不幫睿知做決定,只是讓她更確定自己的決心!希度奮戰不懈的精神誠然耀眼,但編劇卻還又告訴人們「放棄」或是「放下」也是另一種勇敢!人生道路的選擇,不會只有一條路可走,只要無悔,那便好!
昇琬為了好友智雄遭遇師長的暴力體罰、階級欺壓,做出自退的選擇,也令我拍案驚奇!據說韓網有些評論覺得配角支線佔用了主線時間,我不以為然,正是這些出色生動的旁線人物,令這部劇更加有血有肉。昇琬的自退,令此一角色的形象變得立體高光。
我當下有覺得那個想退出的選手整個編排是不落俗套的說教,昇琬的突然人格鮮明,不過那也是一閃而逝,哪像妳,潑了一大盆膠水,把整個影像和氣味凝住,再用文字裱起來,實在太酷了。
至於結局,延續我的論點,我的看法是你提到理由全部合理,非常精闢;唯一的不合理就是你不是編劇,哈哈!我以為作者心中有一塊陰影,這個觀眾不能接受的安排,其實是作者在曬她的陰影,前面那麼樣的成功,人物個性情節安排處處到位精細用心,卻選擇在收筆時出鋒?也許發泄也許療傷,誰知道呢?我沒提過這點,其實當下我替易辰感到十分悲傷,尤其行李箱拿錯那段,一夕之間被切斷的心情卻不知道如何是好。如果觀眾感到痛苦,或許那這是編劇經歷的或是,她要我們經歷的。
什麼是真實?半夜去7-11,路無行人,前面迎來一個穿連身白裙的女生,你怎麼看?我肯定是念大悲咒的啦,哈哈!實際上她與你擦身,就是個女生而已。可是我的恐懼是如此真實。編劇只需滿足她自己的真實,無需滿足你的真實。
補充一下,我覺得這個反證本戲爛尾及不合理的例子,給你十分啦,哈,我也有這樣心情,作者在不圓滿中尋求一個美好餘韻,我十分欣賞:
回覆刪除「衣袖紅鑲邊」的尾聲雖令人悵惘,但它的結局配合正史與故事理路「缺憾」是必然,但「衣袖」的編劇反而在這勢必存在的哀愁中,想法設法的為劇迷的心做出最高明的撫慰。
有多喜歡這部劇的前面,對結局就有多失望。在播完,明知道BE,更喜歡HE的狀況下,前面真的仍然讓人忍不住一集又一集看下去。
回覆刪除曖昧是美麗甜蜜的,哈哈哈~比正式交往後的互動更令人心動。很多相處片段真的心跳一百。希度的直率煩惱、易辰的告白、看煙火易辰頭去碰一下希度的頭,海邊追逐、拯救火車誤點的希度、玩水龍頭都好喜歡。
您分享的很多觀點,我也好喜歡。有趣幽默的對白(希度吻了易辰後,智雄幾次自言自語:是易辰哥啊!原來不是!果然是...)(我愛你啊 多恩),支線人物的刻畫(不僅升婉很勇敢,升婉媽媽對女兒的支持也令人驚訝,這一段都看到哭了),某些劇情神轉折(還以為睿知進入八強會繼續練習擊劍),都讓戲劇更豐富更精采。
結局~真的不想接受分手的安排。討厭BE,只是又有點認同希度的掙扎。宥琳事件後,希度要求易辰要分擔痛苦,不要躲起來,不然她會覺得很孤單。但貌似911事件後,易辰又搞失蹤,也許希度打了電話,但易辰就是不接或關機,因為他不想把絕望的情緒傳給希度。但這不是希度想要的,而中間希度也有兩句令人哀傷的心聲「我的加油再也無法傳達給他了」「他現在說抱歉比說愛我真心」。調到紐約當特派員是那一根稻草,希度會支持,但是在易辰先商量的狀況下(這裡很不解,編劇怎麼會安排易辰甚麼都不說呢?就算覺得不會成功也要說啊!是件大事耶)。然後,我覺得雖然母女和解了,但希度對記者 主播這樣的身分心裡還是無法完全接受,畢竟她因此心傷快十年,傷口還沒痊癒吧!最後,我覺得易辰剛開始像希度的爸爸,實力階梯理論、無條件支持鼓勵;但後來卻越來越像希度媽媽了...加上希度果決的個性,很乾脆的直接選擇分手...
可是我還是希望是HE,因為BE讓我周末追完隔天Blue Monday症頭三倍嚴重,心理鬱悶好幾天。重看第二次也跳過有關結局片段和最後一集。直到看了網路有人剪貼的HE圖文版心情才變好!XD
超同意你的分析,上一套令我沉迷的韓劇就是來自星星的你,但這一套更貼地更令人懷念青春回憶,一星期整套看了兩次!更是徹底愛上白易辰。。。好希望櫻花樹一幕是他們重新再一起,編劇真虐心!!
回覆刪除